劳动仲裁全流程讲解,推荐收藏
  新闻来源:法豆法律咨询 2025年01月22日 12:30 浙江   作者:法豆法律咨询   点击率:431 发布日期:02-09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劳动者可以通过这一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详细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及所需材料:

 

01
确定管辖权

 

首先,申请人需要确认哪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有管辖权。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履行地(即实际工作地点)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即注册、登记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拥有管辖权。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02
准备必要的文件

 



劳动仲裁申请书

内容:应包含申请人(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联系电话以及身份证号;被申请人(单位)的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等。此外,还需明确具体的仲裁请求及其金额、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数量:一般要求提交一式三份或四份,其中一份为正本,其余为副本,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相应份数。



身份证明材料

对于自然人申请人,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或类似的企业注册登记信息材料复印件,并附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劳动关系证明

提交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文件,例如劳动合同书、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银行流水记录(显示工资发放情况)、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或带有公司印章的工作文件等。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

如果委托他人代理参与仲裁活动,还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附带受托人的身份证明。证据清单:列出所有作为证据提交的材料名称、页数及证明对象。

 

03
提交申请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申请人可以直接前往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一旦收到完整的申请资料,仲裁委将在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此案,并通知申请人。

 

04
参加调解

 

一旦案件被正式受理,仲裁庭会在开庭前尝试进行调解。这是为了给双方提供一个机会,在没有进入正式庭审的情况下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调解成功,双方可以签订调解协议,该协议经签字盖章后即具备法律效力;若调解失败,则将继续进行仲裁程序。

 

05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安排开庭审理,案情复杂的情况下可延长至60日。仲裁庭应在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一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对于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对于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06
等待裁决结果

 

仲裁庭听取双方陈述后,基于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裁决。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非终局裁决则允许当事人不服裁决时,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什么是终局裁决?

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不服仲裁结果怎么办?

A: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

 

 

在整个劳动仲裁过程中,建议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并与专业人士合作,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权益。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不确定的地方,不妨咨询专业律师。

 


上一条新闻:公司可以单方面降职降薪么?      下一条新闻:北京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号码,地址